纵目科技被“断电封楼”,智能驾驶洗牌潮还在持续

纵目科技被“断电封楼”,智能驾驶洗牌潮还在持续

物是人非 2025-02-13 新闻报 6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如嘉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新年伊始,又一家智能驾驶公司疑似倒下。

2月8日,春节刚刚过去没多久,纵目科技总部被断电封楼,只有员工能凭工作证在保安陪同下从侧门进入,拿走个人物品或者办理离职证明。这家公司的数名高层节前已在系统中办理了离职手续,CEO唐锐目前则处于失联状态。有内部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唐锐的视频号定位从1月底开始就一直在日本,其本人也曾在员工大会上表示,考虑到人身安全,他目前不在国内。

“去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就已经开始拖欠供应商款项了。”有被欠薪的内部员工告诉界面新闻,从材料供应商货款员工的差旅报销费用都有被拖欠的情况。

去年11月,纵目科技已经无法正常支付员工的薪资。去年11月10日本该是正常发薪日,该公司却通知本月开始发薪日延期到25日,而在11月25日,公司召开全体员工会议,管理层表示目前公司正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员工薪资将分级发放,税后月薪在1万元以下的员工全额发放,税后月薪在1万元以上的员工按税后封顶1万元人民币进行发放,剩余部分在融资到位后当月补发。工社保公积金将正常全额缴纳。2023年的绩效奖金因公司经营绩效目标未达标且公司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而予以取消,2024年的13薪暂缓发放。

当时,界面新闻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一位纵目内部负责人其时提供给记者的口径为,欠发薪资是为了保证公司的生产和订单交付,目前有一家国资正在和纵目科技谈一笔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可能在年底之前进账,加上年底会有部分应收款到账,公司现金流情况届时会有所好转。并且,在年后纵目科技还将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股的上市。

纵目科技被“断电封楼”,智能驾驶洗牌潮还在持续

被欠薪的内部员工告诉界面新闻,2024年11月开始,每隔两周纵目科技都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维稳。到了2025年1月初,纵目有员工发现上个月的社保公积金迟迟未缴纳,公司开始有传闻称1万元的最低工资也将难以发放。1月16日的全员会议中,唐锐对此“辟谣”,并安抚员工表示,春节前仍会用客户回款发放1万元最低工资,并承诺缴纳去年12月社保公积金,称公司已在和某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被收购后会分批归还员工欠薪。

直到1月24日,发薪日的前一天,也是纵目科技年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在工作群全体员工的质问下,唐锐最终表示节前明确不会有新的融资进帐,并建议大家可以离职,自行缴纳社保。1月25日,纵目科技宣布彻底停发工资,去年12月份的社保公积金也无法缴纳。1月26日,纵目科技法务、HRD、财务、出纳等几名高管私下划走了子公司账户的88w客户回款给自己发完全薪,然后互相秒批了离职流程“跑路”。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月5日,唐锐在工作群里开始已读不回。2月8日,纵目科技总部被断电封楼。

纵目科技被“断电封楼”,智能驾驶洗牌潮还在持续
1月24日唐锐在全员工作群里的回复 受访者供图

欠薪发生前,纵目科技的员工规模在一千多人。去年11月欠薪发生后,陆续有员工离开,但到2025年2月为止,在职员工仍有700多名。上海总部之外,纵目在厦门、重庆、湖州、东阳等地还有研发中心和工厂,在海外有德国和美国分公司。

纵目科技的突然停摆是近两年来乘用车智能驾驶赛道加速洗牌的缩影。

和很多智能驾驶公司一样,纵目科技的定位为自动驾驶和高级汽车辅助驾驶(ADAS)产品及技术供应商。2021年到2022年,围绕通用车产业链做智能驾驶的公司是继无人驾驶出租车后智驾领域最为备受关注的对象,包括辅助驾驶的方案商和车规芯片等一众软硬件公司得到了集中投资。

自2013年成立至今,纵目先后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是小米在2021年3月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后首批投资的企业之一,累计融资额达22.47亿元。在2022年3月的E轮融资中,按照93.56元/股的认购价,融资8.67亿元计,其估值约90亿元。

在市场看来,L4的实现遥遥无期,而辅助智能驾驶更容易达到商业化变现的领域。但好景不长,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近两年,该赛道进入了明显的洗牌期,像纵目科技这样的中低阶智能驾驶公司,以及未能在去年成功落地高阶智能驾驶的方案商是洗牌的主要淘汰对象。

“纵目的智能驾驶泊车产品在业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排名前十的主机厂都有和纵目合作过。但近几年来客户逐渐流失,只剩下长安作为最主要的量产客户,以及另外几家车企在做适配。”一位内部员工告诉界面新闻。

至于客户流失的原因,该员工认为,智能驾驶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在壁垒较低的中低阶智能驾驶领域,目前以华为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拿走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主机厂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研。纵目科技这样的中低阶智能驾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又没有押注技术壁垒更高的高阶智能驾驶,这就导致其发展出现问题。

根据纵目科技公布的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但在收入上升的同时,净亏损也不低,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累计亏损近16亿元。

2017年,纵目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该公司曾尝试在科创板上市,却又在2023年9月撤回IPO申请。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转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到了当年9月28日,该上市申请已失效。

亏损持续、客户不断流失,加上2022年初之后再无融资进帐,通过上市输血的道路又受阻,纵目科技的资金链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2024年1月,纵目科技选择开发新业务线——蚕丛机器人,推出L4级无人驾驶能源机器人“闪电宝(FlashBot)”,该产品可在园区、停车场等场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充电服务,希望能够通过新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点。

纵目内部员工称,该新业务在国内和海外都拿到了商业订单,2024年出货近千台,在去年12月底还拿到了一笔金额数千万元的新订单。然而,该业务的前期研发投入大,回本周期慢,并不能解公司当前的燃眉之急。他认为,对充电机器人业务的投入资源和财力过大是公司资金链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目之外,2024年开年,禾多科技开启大裁员,表示将会收缩至仅180人左右的规模。此后在8月,其与广汽集团推进的重组方案又遭遇变数,一些迟迟无法获得欠薪的员工搬走了公司的饮水机,至今还有员工在讨要自己的工资。年末,毫末智行也传来裁员消息,报道称职能部门已裁员30%甚至近半。

而根据行业人士的预测,这只是乘用车辅助驾驶洗牌期的开始。

“接下来的洗牌还会更残酷一些。”某机构投资人对界面新闻推测。他提到,市场上仅高阶辅助驾驶的方案商就有三五十家,而今年被淘汰的仅有不到十家,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企业被清理出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纵目科技被“断电封楼”,智能驾驶洗牌潮还在持续》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