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爆火的《哪吒2》:资本盛宴都有谁参加了?

拆解爆火的《哪吒2》:资本盛宴都有谁参加了?

说书人 2025-02-07 简单报 12 次浏览 0个评论

  来源:翠鸟资本

  2025年中国院线春节档可谓异常火爆。

  春节档被誉为市场的“黄金档期”,长假效应推升观影需求,春节档可谓电影公司必争之地,属于重量级影片扎堆上映之时点。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2025年1月29日上映以来,迅速引发观影热潮,取得了大超预期的战绩,仅用8天5小时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截至2025年2月7日14时26分,《哪吒2》的总票房已突破63.77亿元。根据猫眼专业版的预测,该片的最终票房可能会达到94.2亿至108.53亿元。

  《哪吒2》幕后的资本力量在此次票房PK大战中,以完胜的姿态示人,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那么,这次赢麻了的都有谁呢?

  扫描资方

  据公开资料,《哪吒2》主要出品方有五家,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00251.SZ)、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

  所谓出品方,指直接投资并推动影片制作的公司或机构,负责提供资金、资源、制作管理以及最终的商业运作。

  从上述出品方公司的名称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地域色彩,五家公司其中有两家为成都公司,而且这部影片备案于四川,而且导演杨宇(艺名“饺子”)恰恰就是成都人。

  另据公开资料,穿透后,导演杨宇对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6%和51%。

  其余三家出品方之间均有紧密的资本联系,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是光线传媒全资子公司,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是光线传媒旗下专注动画的子公司,而光线传媒曾是创业板的明星公司,亦是国内动画电影领域的龙头企业,幕后掌舵人是王长田,他属于民营影视公司的大鳄级人物。

  市场流传着一种说法称:王长田通常并不依赖单一大导演,亦不押注重资产制作,而是通过投资和市场化操作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上述《哪吒2》的五家出品公司,组建了一个资本运作链条:资金投入→项目开发与制作→市场营销与宣传→商业运作与收益分配。

  穿透之后,这就成为了资本大鳄王长田与导演杨宇一同构筑的资本版图。

  关键的票房分账

  这部刷新中国电影历史新纪录的影片,接下来就涉及非常敏感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就是俗称的票房分账。

  要算出王长田与杨宇分别能拿到多少钱,首先要看中国的票房分账模式:

  其一,《哪吒2》属于多个出品方联合投资,此种票房分账相对复杂,涉及各方按照投资比例或协议进行收益分配。

  其二,依据中国电影行业惯例,票房收入需要首先扣除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和3.3%的特别营业税,剩余91.7%作为可分账票房。

  接下来,我们进行票房分账的估算,暂且以60亿元票房为基数:

  扣除专项基金3亿元(5%的比例)和特别营业税1.98亿元(3.3%的比例),剩余的55亿元就是可分账票房。

  当然,这55亿元并不能直接进入到出品方的口袋里,还需要有两个“扣除项”,其一是影院分账,通常可获得票房的50%左右,其二是负责影片推广与排片的发行方可分5%-10%,前者按比例计算达到27.51亿元,后者以5%计算为2.75亿元。

  最后可算出,《哪吒2》的出品方分账收入约25亿元。

  也就是说,王长田和导演杨宇要一同对25亿元进行分配,这就涉及到出品方在签订最初协议时的分成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5亿元还有一层成本项需要扣除,也就是影片的制作成本,扣除后才是双方给各自公司进行分配的净利润。

  实际上,制作成本可大可小,涉及电影剧本的版权费用、演员片酬、团队薪酬、场地与设备费用,以及后期制作等多项成本。

  说到这里,各位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另一层成本计算因素,《哪吒2》属于动画类影片,与真人演绎的影片成本有些许不同。

  一部动画电影涉及的成本包括前期制作(剧本+动画渲染技术研发)、资产制作(角色、场景、道具建模)、核心的动画制作、配乐与音效、后期渲染和版本制作等,整个流程凸显了技术性特点,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团队。

  通过梳理公开资料不难发现,2020年的《姜子牙》制作成本约2.5-3亿元,2023年的《深海》由于使用创新技术,成本据称高达8亿元。

  那么,王长田与杨宇最终的分成多寡,未来也许从他们的下一阶段合作就能看出端倪。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本文标题:《拆解爆火的《哪吒2》:资本盛宴都有谁参加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